【要換錢】
捷克的貨幣是KC『克朗』
加入歐盟後歐元也可流通
找招牌上寫了『CHANGE』的店
很多店會寫『free charge』不收手續費
但聽說匯率很糟
換了也是虧錢
我們在聖尼古拉斯教堂對面的這家店換錢
好像錢很多一樣
一群人直接站在店門口數鈔票
匯兌單
2000USD換到44000克朗
(若用32台幣兌一美元)
所以1.45 台幣 ≒ 1克朗
(應該是這樣算沒錯吧~~)
【要吃飯】
餐廳裡的附餐常是一籃麵包
微酸的黑麥麵包加上好喝的濃湯一起享用
馬上出現幸福的感覺~~
捷克人的生命之泉:啤酒
捷克是啤酒生產和消費大國
1996年啤酒總產量達18.3億公升
1999年每人平均啤酒消費量達到161.1公升
比啤酒消費大國德國還多出30公升
連續7年位居世界榜首的紀錄就可以知道啤酒對捷克人有多麼重要
啤酒在這裡簡直是一種『食物』而不是『飲料』
吃飯時捷克人很自然地就把一杯杯啤酒往桌上放
除了愛喝啤酒外
啤酒的種類也多
最有名的兩種
百威啤酒
皮爾森啤酒
在捷克的第一餐就吃到夢寐以求的豬腳
烤起來皮酥內軟
切下去還會聽到卡茲卡茲的聲音
看著這麼大的一隻豬腳
吃起來頗有快感
但一個人吃份量太多
說實話吃到最後還挺想吐的
這時配上淹漬過帶有酸味的蔬菜
是個不錯的組合
附上的三種沾醬風味各異
不過我還是最喜歡3號芥茉醬~~
豬腳配上一大杯啤酒
只有一個字,棒~~
在捷克只要是傳統餐廳
菜單上都一定會出現這兩種食物
【svickova】
其實就像是滷肉
比較特殊的是旁邊白色的蒸麵糰
外觀像是饅頭片
但吃起來軟綿綿的口感十分特別
像是過年時會吃的糕類食物
【gulash】
燉牛肉塊
旁邊又出現饅頭片
後來發現許多菜式都是這個口味
像這個是gulash口味的湯
加上馬鈴薯
在逛捷克超市時買了兩包濃湯包
應該也是gulash口味的
回到台灣還沒煮過
哪天有空時可以再煮來回味一下~~
對了,捷克人真是超級不怕『鹹』
幾乎每道湯、每道菜都加了一堆鹽巴
我們都已經狂喝啤酒或開水了
還看到有捷克人拿起桌上的鹽罐往食物裡猛加
很想為他豎起大拇指~~
【要打電話】
又要來說電話卡的故事了
跟上次土耳其悲慘的電話之旅比起來
捷克的電話好打得多
而且大街上處處有電話亭
自從土耳其之旅後我就留下這個壞習慣
非得要買當地的電話卡來打電話不可
只要門口有這個招牌
就可以買到國際電話卡
面額有150、300、500、1000克朗四種
第一天在舊城區的這家商店買了一張
150克朗的圖樣是天文鐘
撥回台灣打手機大約可講十分鐘左右
不過國際電話卡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小鄉鎮是買不到的
只能買到這種捷克當地的電話卡
200克朗
但通話費率超高
打手機我大概只講了三分多鐘吧
超級不推薦
想打電話還是買國際電話卡比較好~~
【要寄信】
黃底藍喇叭
上面有寫POSTA的地方就是郵局
每次一定要寄明信片給眾家親朋好友
別忘了也寄一張給自己
留下旅行時的感動回憶~~
根據經驗大城市的郵局總有大批人潮
其實小商店裡很多也都有販賣郵票
比到郵局排隊方便
郵桶上有該貼多少錢郵票的說明
但是是捷克文
看攏無
如果不知道要買多少錢的郵票來貼
又不幸遇到不會說英文的老闆
就把明信片拿出來給他看就好啦~~
【要坐車】
上次說在布拉格最方便的就是撘地下鐵或電軌車
這次電軌車是我們的主要交通工具
每個重要景點坐車再搭配步行就可到達
站牌上都會把路線標示得很清楚
minimay這張表情超生動
她左手上拿的是什麼呢?
電軌車車票
分成很多種類
單次票、單日票等
最長有15日票
如果要長時間待在布拉格買15日票很划算
我們買的都是單次票,14克朗
要在一小時之內搭車完畢
最重要的
上車後記得一定要找這部機器
把車票插入機器裡
打票機會在你的車票上打上搭車時間
一定要做這個動作
不然跟沒買票一樣
抓到罰錢~~
每次上車都在玩這台打票機
替自己的車票打上時間彷彿完成了一件重要大事
超級有趣~~
加入書籤:
- Mar 16 Fri 2007 00:00
【CZECH】初來乍到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