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布達拉宮
是青藏高原的象徵,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
宮殿內有為數超過一千的房間,被稱為『千殿之宮』
吐番王朝強盛的西元七世紀,松贊干布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,在紅山上興建了布達拉宮
原來的規模較小,經過不斷地重修和擴建,現在的建築主體分為『紅宮』和『白宮』
『紅宮』:宗教功能,除了佛堂、經堂外,存放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【註1】
『白宮』:政治功能,是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,處理政務的地方
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西藏政教合一的特色
面對布達拉宮,右側的山下是入口處,進入後,有簡單的安全檢查
買來預備用的氧氣瓶,在這裡就被沒收了,不過這瓶氧氣從頭到尾也沒用到就是
宮殿下的小房間
離正殿越來越近啦!
旅遊書上都會寫:要沿著『之』字型的階梯向上爬
沒想到這個之字型階梯,真是有夠長的
只有這樣嗎?不止~~
再往上
加油,還沒到
再轉一個彎,才終於到達售票處
我平常是很討厭爬樓梯
而且在高原上氧氣稀薄,走路走快點都會喘個不停
不過要參觀布達拉宮興奮的心情,讓我在階梯上奔跑了起來
(影片還沒轉正,辛苦大家的脖子了)
每個人在這兒都是氣喘吁吁的模樣,一旁的大叔看到我用跑的,直呼『厲害』!
不過要小心高原反應,我懷疑我上輩子可能是藏民
到這兒不但感冒好了,還能跑著上布達拉宮
往山下看可以看到對面的廣場
為了要保護布達拉宮的建築群
每天對於遊客的數量都有一定的管制
所以旅遊旺季時的門票一樣很緊張,要在幾天前就先訂好
一張票人民幣100元
這是遊客價,如果是藏民就不用這麼花多錢了
終於要進去了,好緊張啊!
可是不知道到底是到了沒,都已經過了好幾個關卡了
進入後,穿過一段暗暗的小階梯才終於看到
到了到了,走了真久
宮殿內全程都不能拍照或攝影,所以以下的參觀過程沒有照片
大家只能自己去瞧瞧了……
因為對遊客的流量限制,參觀布達拉宮的時間差不多只能在四十分鐘左右
如果遊客的腳步停下太久,旁邊會有喇嘛不斷地催促你
裡面有這麼多東西,用這麼短的時間參觀有點趕
我們五個人沒請導遊,可是又好想聽解說喔,怎麼辦?
有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反正裡面旅行團這麼多
選一個喜歡的來聽就可以了,看你要中文或英文的都有喔!
我們在西藏的各大寺院裡用的都是這個方法,沒辦法,請一個解說員有點貴,要節約旅費~~
殿內有許多文物,對於藏文化有興趣的人
到這裡一定可以大開眼界,不過我還是覺得四十分鐘實在太短了
參觀完了,在出口處休息
連少林寺的大師都對藏傳佛教有興趣喔!
我很想問問他練的究竟是金剛腿還是鐵頭功
山下遠眺
出了宮殿後
還要走上好長一段下坡路
路旁有藏民綁上的經幡
刻在石板上,看不懂的藏文
在這條下坡路上玩了好久,我才發現我沒戴帽子
頭頂燙燙的,趕快把帽子戴好
晚上洗澡時才發現:頭頂怎麼這麼痛啊!
原來,我頭頂曬傷了啦……
除了很痛之外,更慘的是兩天後頭皮開始落下片片雪花
頭皮屑大到跟襯衫鈕扣一樣大
高原上的紫外線真的很強,一定要注意防曬,連頭皮也不例外
除了外地遊客很多,也有很多藏民會到布達拉宮參拜
雖然藏語都聽不懂,不過藏民還挺熱情的
我一路上在亂拍,把拍到的影片給他們看,他們就超級開心
在山下的最後出口,是預售明天門票的地方
由於從前的藏民大多不識字,無法誦讀經文
所以把經文放在轉經筒裡,轉一圈就代表唸過了一回
祈福消災,我當然也要來轉一下啊!
布達拉宮前的白塔
布達拉宮對面的藥王山觀景台,說是拍攝布達拉宮的最好角度
可能是進布達拉宮太累,在對面的廣場公園裡休息
徐徐的涼風吹來,我竟然就這樣在草地上睡著了
即使是下午太陽快下山的時間,紫外線還是很強
喇嘛們都把衣服蓋到頭上去防曬,這衣服還真是好用
夜晚的布達拉宮,多了種神秘的感覺
廣場到了晚上有水舞表演
西藏的水舞比捷克的規模還要大~~
附近的電視塔
雖然常常對不準,但這一招是不管到哪裡都要玩的啦!
個人覺得跟其他寺廟比起來,布達拉宮似乎沒有那麼有趣
大昭寺有絡繹不絕的朝拜者在寺前磕長頭、色拉寺有喇嘛的辯經大會
特色都十分鮮明
不過布達拉宮是到拉薩必遊之地
除了建築本身就是西藏文化的象徵之外,也收藏了許多文物及歷史悠久的唐卡【註2】
即使已經在書上看了布達拉宮無數次,當你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座建築時,還是會被它所震懾
所以來了拉薩,還是要到布達拉宮瞧一瞧的
而且傳說中的香格里拉,據說入口就在布達拉宮的某一個地方喔!
【註1】
到西藏可參觀到大大小小的佛塔與靈塔,但這兩者其實有點差別
佛塔:多建於室外,塔內安放佛經、法器等
靈塔:活佛、高僧圓寂後,將法體肉身安置於塔內,即塔葬
【註2】
「唐卡」,藏語音譯,是藏傳佛教中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
其實就是一種卷軸畫,內容多以神像或宗教題材爲主
傳統藏族過的多半是游牧的生活,時常要更換住所,所以產生唐卡這種可以移動的神像
加入書籤: